关于保障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湘电大校通[2013]026号)

关于保障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湘电大校通[2013]026号)

时间:2013-06-26 00:00:00  来源:  作者:

  湘电大校通〔2013〕026号 
关于保障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为切实落实教学过程与支持服务,确保农民大学生培养质量,在全面落实学校关于保障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一、科学制定专业教学计划
省校专业责任教师应广泛取分校和教学点的意见,认真总结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来的教学实践,深入探索农民大学生培养规律,在遵循中央电大专业规则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符合农民大学生实际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各分校、教学点专业责任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学生和基层单位直接联系的条件,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收集相关部门和学生的意见,并主动地将这些意见向省校专业责任教师反馈,与省校教师一道共同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各地实际的执行性专业教学计划。
二、全面落实导师制
各分校及教学点要按照每40名左右学生配备一名导师的要求,对所有农民大学生配备好导学教师。分校及教学点凡符合条件的专职教师和具有任职资格条件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担任导师,专职导师数量不够时必须聘请兼职教师担任导师。
各分校及教学点要严格导师制实施的管理,严格要求所有导师认真履行导学职责。导师要切实担负起导学职责,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鼓励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所有课程的学习方法,辅导任教课程的学习。分校及教学点要制定导师考核办法,严格导学质量考核,落实导学酬金,确保导学服务收到实效,让学生满意。
三、加强网上教学
省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办公室牵头,教学与技术部门积极配合,切实加强农民大学生培养教学网站与教学资源建设。要在现有教学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民教育网站,完善服务与管理功能,整合、优化和及时发送学习资源,做到当学期开设课程都有网上资源,努力满足农民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各分校、教学点要积极配合做好学生网上学习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一要完善网络设施条件,满足学生上网学习的需求。要在有条件的村设立学习点,方便学员随时就近上网学习。二要抓实学生信息技术培训。要对所有新生进行1-2周脱产集中信息技术培训,让学生具备利用网络和多种媒体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三要切实组织好学员的网上学习。要组织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省校和本校开展的网上教学活动,指导学员在电大在线课程互动社区发贴交互,做到每名学生都参加每学期的网上学习活动,做到每位学生每学期有实质性学习内容的发贴在5条以上。要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掌握信息。
四、组织集中面授
切实落实面授课。“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所有开设课程都要安排面授课,每门课程必须组织4次以上的面授辅导,对于课程内容较多,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必须在此基础上增加面授课时。要从严管理面授课时,抓实到课率。要求每个学生的面授课到课率在80%以上,并按月通报每个学生的到课情况,及时反馈到当地组织部门与村委会。
开展巡回辅导。各分校要聘请专家学者教授每学期到所辖教学站点巡回讲课,每学期讲授2-3门课程。省校每学期组织专家巡讲团到部分教学站点授课。
组织体验式集中学习。各分校、教学点要组织所有在籍学生利用农闲时间到分校或联系的大学校园进行体验式集中学习,让学生体验大学校园文化,增强大学归属感。形式可以多样,如组织讲座、授课、参观、入学教育、毕业典礼、表彰大会、竞赛或社团活动等。各分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具体安排,要求所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体验式集中学习,时间为一周左右。学生规模比较大的分校可分批进行。
五、强化实践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好实践教学活动。各教学点开设的每一个专业大类都必须建设好1个实践教学基地;每学期必须至少组织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1次实践教学活动;每次实践教学活动都必须做到有教师指导、有活动主题、有活动计划、有学生提交的实践活动报告、有教师评分。
组织学习考察活动。各分校、教学点要对所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组织一次省内外参观学习考察活动,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学习经验,扩大视野。
六、提供优质服务
省校专业责任教师要组织所有课程责任教师,在深入研究农民大学生学习规律、课程特点与近几年来课程教学和考核的情况,为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编制一个操作性强、切实可行、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学习指导意见,有效指导农民大学生的课程自主学习与课程复习。课程学习指导意见要讲清楚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学习方法、考试方法与注意事项等。
省校、分校、教学点要积极探索资源推送服务的方式与途径。省校、分校、教学点2013年都要启动课程资源推送服务,制作微课件,通过网络平台以短信的方式点对点地发送到学员的手机或学习空间。
聘请当地大学生村官或普通高校学生志愿者担任农民大学生的课程学习辅导员。省校、分校、教学点都要积极行动,有条件的分校和教学点可以先行。
七、深化考试改革
加大省开课程的考核改革力度。要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农民大学生的学习规律确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可采取网络形考、综合大作业、实践操作考核、实践报告、学习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考核。积极探索和推行随学随考。
改进和落实课程形成性考核。要督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强化过程考核,促进课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落实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做到有考试大纲,有考核安排与组织,有考核成绩评分与审核,把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落到实处。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一日